三十一、火化
1.意義:出殯後,移靈柩至火化場、入室、家屬祭拜燒金紙後,由子孫點火予以燒化稱為「火化」。
2.火化者,移靈柩至火化場舉行火化禮,由家屬或治喪委員會主奠,儀式如左:
(1)火化禮開始。
(2)全體肅立。
(3)主奠者就位。
(4)奏樂。
(5)上香。
(6)獻奠品(獻花、獻酒、獻饌)。
(7)向靈柩行禮(本款之行禮指鞠躬或跪拜)。
(8)靈柩入行點火禮 。
(9)奏樂。
(10)禮成。
3.火化儀式完成後,家屬奉遺像或靈位歸,並連絡時間取骨灰,裝入骨灰缸後,擇日進行安喪或安置於納骨堂(塔)。有兩種方式如下:
(1)骨灰土葬方式,其儀式如安葬儀式,只要將「靈柩」兩字改成「靈灰」即可,為節省土地利用及喪葬費用應以奉置納骨堂為宜。
(2)納骨堂:將「靈灰」甕,納入「骨堂塔」內,有八卦方位供選擇,鄉鎮公所配合地方政府、宗教團體,舉行春秋二祀,延請尼誦經超度
三十二、祭拜后土
1.意義
在墓位旁邊立一尊土地公像〈通常是以石碑或石塊上寫『后土』兩字為之〉,作為保護本土之神稱為『立后土』或『祀后土』
2.方 式 此乃民間信仰,通常為道教界所流行。當掩土完畢後,由地理師或風水師先立一土地公碑上寫『后土』兩字其『祀后土』之儀式如下:
〈一〉立后土禮開始
〈二〉全體豎立
〈三〉奏樂
〈四〉上香
〈五〉獻祀品
〈六〉讀祀文
〈七〉向后土〈土地公〉神位行三鞠躬禮
〈八〉奏樂
〈九〉禮成
三十三、點主
1.意義:子孫為求吉運,而請「達者」或「賢者」用硃砂筆在魂帛(神主)上的「王」字點硃為「主」字,繼以墨筆在硃點上點,提筆點主的人稱「點主官」,古稱「大賓」,今多請道士或地理師為之。
2.儀節如下:
(1)點主禮開始
(2)捧上者(逝者之兒子一人)就位(面向墓壙而跪,背負神主)
(3)請點主官就位
(4)提筆
(5)點主
(6)擲筆
(7)謝點主官
(8)奉神主入斗
(9)禮成
3.現在點主一般不舉行此儀式,通常由道士或和尚在墳地舉行宗教儀式時,順便「點」一個形式。客俗也有在奠禮前舉行告靈、告祖、告天之後,在禮堂舉行點主。
4.當點主畢,道士撒五升(五穀種子)在墓園,剩一些分給子孫帶回去象徵子孫繁衍。撒五升時並唱道:「南方丙丁火,子孫代代發傢伙;種子撒高高,生子生孫中狀元;種子撒起起,大厝金交椅;釘仔放下來,添丁又發財。」並種蓮招芋(容易繁殖)於墓上。
5.子孫繞墓三圈,意即依依不捨的留戀,把不必要的草龍、開路神等皆棄於墓側並加焚化而回。 關於喪禮的一些習俗~其他葬式
三十四、其他葬式
(一)招魂葬
1.意義:因意外事件不幸 難,遺體無從尋覓之時,紮草引魂,所舉行的出葬儀式,謂之「招魂葬」。
2.方式:一般委請道士前往出事地點,以草紮偶,畫五官、 衣服、褲 穿鞋弔襪、掛竹竿頭。另以白布弔一隻雞以資引魂。雞鳴,引魂至靈厝做法事,才將草人與靈厝一併火化。
3.亦有立牌位,上死者姓名生辰,由親人咬指血點之,到出事地點引魂,做法事後,火化或埋葬之。
(二)獵七葬(祭煞)
1.意義:一家同時一次辦理兩喪,或一人出殯另一人又逝世,或一年之內重喪時,俗以為家中凶煞極重,因亦有用草人之葬,俗稱「祭煞」。
2.用草紮一偶像,畫五官並「開光」,穿著第二位逝世者衣服,置紙棺內,供腳尾飯,出殯行列時往空曠地棄之。亦有與靈柩一起進 埋之。
(三)回教喪禮 :
回教對於于過世的人稱為「埋體」,人嚥氣以後,將全身清洗乾淨。然後,用棉花把眼、耳、鼻等孔腔部分填塞起來,在用白不將全身包紮,以專用的木製大盒子及藍布罩子蓋上。將「埋體」停放在客廳,供家人及朋友憑弔。但無論如何要再二十四小時以內下葬,以免所腐化。
(四)藏徒的死亡,及請喇嘛念經送魂,至用何者葬禮,需由喇嘛決定 :
1.天葬:將死者用刀全身刮完盡,搓成肉團以飼鷹鳥。
2.地葬:有疾病死者,埋葬地下,不用棺木。
3.水葬:將死屍用繩把之,分段支解,棄諸水中。
4.火葬:將屍體埋入地內或旋於壁間乾,在於郊外火焚之。
5.塔葬:達賴或大喇 死後,以香料藥品,淹其屍體,裝入塔中,長作供養。 (五)天主教的殯葬禮儀
1.入殮禮 : 病人斷氣入殮時,神父宜到場參加,並為亡者祈禱,如無神父可用教友,神父抵達時,先向家屬致;行禮時,神父穿短白衣繫領帶。
2.導言: 主禮:各位親友,在這入殮儀式的開始,我們為剛才逝世的教友誠懇的祈禱,天主賞賜他在塵世生命終結之後,能回到天父的家鄉,獲享永生。因為我們相信死亡並非生命的終結。而是進入永生的門徑。為信仰基督的人,死亡只是生命的給改變,並非毀滅。在基督再度來臨的時候,死去的人,都將復活。現在我們一起呼求仁慈的天主,眷顧剛才逝世的教友。
3.聖詠
4.禱言 主體:請大家祈禱:天主!求迎接今天去世的教友,使他擺脫一切罪惡的束縛,獲得永遠的安息和光明的幸福,賞賜他加入你特選的諸聖的行列,與他們同享復活的光榮。因我們的主基督。阿們。
5.灑聖水
6.獻香
7.禮成
(1).殯葬彌撒以在聖堂內或殯儀館舉行,福音後之講道宜簡單。
(2).天主教彌撒後再舉行奠禮,其儀式依國民禮儀範例所定禮儀式。
(3).安葬禮可唱聖詠或唸玫瑰經及榮福五端等,並向墓位祝福。